企业邮箱

融通科研院
业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管理 > 融通科研院 > 业务动态
融通科研院第六十研究所全力提升无人机“群体智慧”
来源:中国融通集团 日期:2024-09-11

  面对一架或者数架无人机发出指令,无人机起飞执行同一项任务,这一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在更为极端、复杂的特定场景中,需要数架异构无人机密切配合,使用不同功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这意味着无人机需要有更高的“群体智慧”。

  如何让无人机变得更“聪明”?这一应用场景背后的技术核心——无人集群智能技术,正是融通科研院第六十研究所近年来主力攻坚的赛道之一。近日,以第六十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江苏省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

  依托无人机产业领域优势,第六十研究所聚焦智能无人集群赛道深化研究。相对于传统系统,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具有恶劣环境适应性强、协同作业能力强、智能程度高等优势,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协同指挥控制,完成传统系统无法胜任的诸多任务,在工程施工、快递物流、应急救援、海洋调测等应用场景有着越来越大的行业需求。

  第六十研究所早在2013年就率先布局,开始重点攻坚高速异构无人机协同飞行技术,并于2020年首次实现三十余架不同型号高速固定翼无人机的同空组网编队飞行,在集群构型、数量、速度等关键指标方面均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

  为充分验证自研的高速异构无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发团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零下近30摄氏度的高原雪山到地表温度超50摄氏度的浩瀚戈壁,在一次次极端环境中挑战“不可能”。智能无人集群规模还在持续提升,下阶段将实现近百架不同型号高速固定翼无人机的同空组网编队飞行,进一步发挥该系统同时控制不同型号、不同任务无人机的“聪明智慧”。

高速异构无人机升空组网前地面检查

  目前,在市场应用领域,第六十研究所联合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承担了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发布的“江苏省航空应急能力提升项目”。该项目基于第六十研究所自研的Z-5B/G无人直升机,在搭载特定电子吊舱后,可实现远距离灾害态势感知、人员目标搜救、地形地貌测绘等功能;在搭载PDT集群基站后,可承担通信中继功能。该型号无人直升机就像一个飞在空中的“热点”,既能实现无人机与地面指控中心、其他应急设备的组网与指控,也能实现同构与异构无人机之间的组网与协同作业,可应对更大范围、更加复杂的航空应急应用场景。

第六十研究所自研的Z-5B/G无人直升机

  下一步,第六十研究所将持续加强与地方之间的合作,利用平台内载体打造以低空经济相关业态为主的产业园区,进一步带动上下游资源集聚、产业生态营造,全力将江苏省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打造成国内智能无人集群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创新高地、产业融合发展中心、高端人才培育基地。

(吴健)